2011-05-20 00:47
8.垂直(场)不同步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电视画面不停地向上、向下滚动或跳动(当图像不完整时,屏幕上同时出现水平状场消隐黑带,随图像一起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垂直(场或帧)同步旋钮时,画面仍然无法稳住。仔细观察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图像随机滚动,二是画面(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单方向滚动。
(2)故障分析
由电视传像原理可知,图像滚动是由于电视机的场振荡频率与电视信号的场频不一致之故。在电视机中,先经幅度分离(即通常所说的同步分离)取出复合同步脉冲,然后再用积分电路进行宽度分离取出场同步脉冲,送到场振荡器以实现垂直同步。因此,垂直不同步的主要原因就在场积分电路和场振荡器这两部分电路。当场积分电路出了故障,场同步信号就不能加到场振荡器,出现第一种情况的故障;当场振荡电路有了故障,致使场振荡频率与场同步信号频率相差过大,因而图像出现单方向滚动。
此外,如果加至积分电路的场同步信号失真或幅度过小,也是很难取得同步的。这时故障在于AGC电路、ANC电路,或同步分离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应调节场同步(场频或称帧频)旋钮,看画面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若经调整后图像稳定,则为失调故障;若画面能在调节中的某点得到同步(画面瞬间稳定下来,即存在点同步),并且以此点为界线图像朝相反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滚动,这就说明场振荡器没有被场同步脉冲触发或是场同步信号幅度过小,因此故障原因是场同步分离电路(积分电路)工作不正常;当来回调节场同步旋钮时,图像滚动速度变化而方向均不变(即一直向上或向下作单方向滚动),或速度、方向均不变,就说明场振荡频率偏差过大或超出场同步引入范围。这种情况多半是场振荡电路中决定时间常数的外部元件变质或损坏之故,也可能是集成电路的毛病。
其次用示波器检测场同步分离电路各点波形,发现无信号处,再用万用表检查附近的元件(电阻、电容)是否损坏,就可以很方便地发现故障元件。
对于场振荡频率偏离的故障,用万用表检测有关电阻,或用良品电容器作替代试验,就能将故障排除。
检修实践表明,仔细观察画面上场消隐黑带移动或弹跳(离屏幕下边沿几厘米时的弹跳)的规律,将有助于分析判断故障。如发现图像由下而上滚动,就表示场振荡频率偏低,通常是决定场频的电阻变值(增大),用万用表检查能很容易找到故障元件;反之,图像由上向下滚动,就表示场振荡频率过高,通常是决定场频的电容器漏电或容量减小,则可用替代法来发现故障元件。移动速度越快,表示场频偏差越大。如果消隐黑带快移到下边沿(略差几厘米)时,出现有规则的弹跳,这就进一步证明场同步电路工作正常,并有场同步脉冲加到场振荡器,只是场频偏高之故;如果弹跳或移动与图像的黑白内容有关的话,则说明图像信号已混入场同步信号,故障出在ANC电路或同步分离电路。
9.收不到电视节目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电视屏幕上只有光栅,使用手控或遥控按键均不能接收到电视节目,即出现无图无声故障。仔细分析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部频道都收不到电视节目;二是部分频道收不到电视节目。
(2)故障分析
一般来说,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的故障是出在电视机的高、中频通道。可能是元件损坏或供电不正常。
红外遥控彩电与普通彩电相比,增加了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微处理器及接口控制电路等部分。这样,操作指令信号有两个传输途径:遥控(无线)方式是通过遥控发射器上的按键经发、收系统将指令信号输入微处理器;本机键控(有线或称手控)方式是由面板上操作功能键将指令直接输入微处理器。可见,遥控与手控之差别仅在于指令信号的传输途径不同,而遥控彩电与普通彩电的区别在于选台、模拟量控制信号是否经微处理器处理。因此,造成故障的原因不仅在于高、中频通道本身,而且与选台控制系统密切相关。
此外,遥控彩电通常设置一块受微处理控制的“AV”(电视/录像)板,电视广播及外接的视频、音频信号均要经过切换才能加到视放和音频放大电路。因此受控的“AV”切换电路有故障,也会造成收不到电视节目的故障,应予以注意。
(3)检修方法
遥控彩电发生故障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观察有无雪花点,判断故障是出在高频还是中频系统。一般来说,有雪花点故障出在高频通道,无雪花点故障出在中频通道。
②通过测量频段选择、电子调谐和高放AGC电压等三种电压来区分故障是出在高频通道还是控制、选台系统。若三种电压正常而收不到电视节目,故障出在高频通道;反之,说明控制、选台系统有故障。
③仔细观察屏幕字符显示和测量电视/录像(“AV”)切换电压,来判断视频、音频切换电路的故障。以区分故障是出在微处理器还是“AV”切换集成电路及其外部元件。
④跟踪检查电压不正常的根源。通过检测微处理器相应控制端的电压来判断故障是出在微处理还是出在接口电路。具体检测方法视接口电路形式而异,灵活地使用直流、波形或其它简便的方法。
⑤利用搜索状态进行检查。用本机或遥控按键让彩电进入搜索状态,再用几只万用表同时监测或用一只万用表轮流检测频段选择电压和调谐电压,可迅速发现故障。如果BL、BH、BU端依次出现12V电压,BT端电压在0.5~30之间平稳变化,且高放AGC电压正常,说明故障出在高频调谐器;如果相应端无电压或电压变化规律不正常,则故障多出在微处理器或相应接口电路中。
然后再用电阻检查法或替代法发现故障元件。
10.自动搜索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当需要用自动搜索键选台时,屏幕只出现一闪而过的画面,待所有频段搜索完毕后还是捕捉不到任一电视台节目。若改用手动选台,经仔细调谐可以预置电视节目。另一种情况是在自动搜索过程中,屏幕会短暂出现被搜索到的电视台的劣质画面,但无法存储起来。
(2)故障分析
彩色电视机自动搜索选台原理是微处理器接到使用者按健传来的自动搜索选台指令后,经内部CPU处理,输出调谐控制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和波段控制码,经电平转换接口电路,获得0~30V周期性变化的调谐电压。同时频段译码集成电路输出相应的频段切换电压。这两种电压同时加到调谐器,使调谐频率按VLVHU频段及频率由低到高快速搜索。当电视机接收到电视信号并将复合同步信号作为识别信号反馈到微处理器时,其中的计数器对行同步脉冲计数,如在1.2ms内能计到14~24个脉冲时,就说明同步信号确实存在,则微处理器放慢调谐电压的变化速度(即放慢搜索速度,通常慢数十倍),然后接通AFT电路,将主机板输出的AFT电压加到微处理器,使它执行寻台操作,进行频率跟踪,则图像中频始终保持在38MHz附近,即实现对某一频道的准确调谐,并按规定程度指令将调谐好的电台节目的有关数据以频道位置号的地址存入存储器,随后再按固有的程序指令将调谐好的电台节目继续向频率高端进行自动搜索,直到把所有能接到的电台依次搜索完毕,自动停止,并回到起始频道号的位置,正常接收电视节目。可见,自动搜索过程是按预先设计好的固有程序逐步进行的,在自动搜索调谐过程中,同步信号起细调作用,AFT电压完成微调,自动搜索一个频道的任务就完成了,待将调谐数据在入EAROM中,再继续搜索。
由以上分析得知,要完成自动搜索电台,除微处理器正常工作外,识别用的同步信号和微调用的AFT电压必须同步加入微处理器,缺少任何一个信号都将使自动搜索功能失效。因此。造成此故障主要原因是同步信号或AFT电压未加到微处理器。
此外,若主机板上提供的AFT电压不正确(偏调),会使它产生的调谐电压偏离精确值,造成电视信号调谐不准而形成此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要通过手动选台试机来确诊。如果手动搜索或选台很难看到图像或根本看不到图像,则微处理器、电平转换电路、调谐器等部分可能存有故障。只有用手动搜索或选台时能看到图像出现,再经细调能获得最佳图像和伴音,才能确认是自动搜索功能失效的故障,然后按下述方法检修。
①测调谐电压,应随搜索扫描在0~30V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频段切换电压也应跟随变化,这样就可排除微处理器的故障。
②用示波器检测微处理器的同步信号输入端,若无复合同步信号输入,则应跟踪检查直至主机板的扫描电路,信号中断点就是故障所在之处。
③检测微处理器AFT输入端的电压在图像出现点(即图像一闪而过点)附近,AFT电压是否有高、低变化。若此脚电压一直不变,就说明主机板AFT电压没有加到微处理器,则可沿信号传输路经逐一检查,定能找到故障元件。如果没有发现损坏的故障元件,还可调节AFT回路试之。
11.记忆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电控制系统功能失效有多种表现:
①重新开机或转换频道时,原先预置的节目数据(包括频道和音量、色饱和度、对比度)消失,需重新调节才能收看。
②自动搜索预置选台后不能存储所有频道的节目,调节好的音量、色饱和度、对比度也不能记忆或很快消失。
③遥控器上的“正常”键失效。
(2)故障分析
在遥控彩电中,通常用一块专门设计的EA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它有彩电工作时要任意写入或读出各种数据,可随意修改存放的数据,并且在关机后不会丢失。该存储器用来存储各频道调谐数据(频道号、频段、AFT状态、调谐电压等),音量、色饱和度、对比度控制数据和三个固定参数(音量30%、色饱和度50%、对比度80%),最后收看节目台号数据,不同工作状态(自动、手动调谐)时各种程序数据。要使这只外接存储器正常工作,要加上+5V和-30V(有的用+30V)两种电压(+5V是存储器工作电压,-30V用于电记忆或改写),输入时钟脉冲,还必须在其片选端、状态控制输入控制信号以保持数据输入、输出通道畅通。因此,造成记忆功能失效的可能原因是:电源供电不正常,微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印制板线条断裂,或存储器损坏等。
根据遥控电路预置选台流程,微处理器只有在收到较强的复合同步信号和AFT校正电压,确认搜索好一个电视节目后才输出片选信号和调谐电台的有关数据给存储器,使之将调谐数据存入。因此,当反馈到微处理器的复合同步信号和AFT信号不正常,同样会使记忆功能失效。
此外,对EAROM两种供电的时序有要求,开机时要求+5V先供电,-30V滞后,关机时,-30V先停电,稍后断+5V。如果因整流滤波电路出故障,使供电时序不对,原存储的状态,在关机瞬间就被破坏,应引起注意。
(3)检修方法
根据存储器的故障特点,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测电源端的电压是否正常,只要两组供电电源中有一组(+5V或-30V)不正常,或供电时序不对,都会造成记忆失效。这时应进一步到整流滤波电源和延时电路中找原因。
②检查时钟和片选信号是否正常。若无这两种信号,跟踪检查就可找到原因。
③用直观法和电阻法检查工艺方面的故障,查看印制板线条有无断裂、焊接点有无脱焊、虚焊等故障。
④用替代法检查电可擦只读存储器是否损坏。在排除外部元件故障后,若更换有效,就说明只读存储器已损坏。一般来说,在正常供电情况下,该存储器是不易损坏的,在排除其它故障之后,才可怀疑它。
12.模拟量控制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按模拟量(通常是指音量、亮度、色饱和度以及对比度)控制键时,相应的被控量不可调,即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或屏幕上的图像不变化。
(2)故障分析
遥控彩电的音量、图像的亮度、色饱和度、对比度是用本机按键或遥控发射器上的按键经微处理器来控制的。因此出现模拟量失控的故障范围是从按键至被控电路。如果手控正常,遥控失效,则故障出在遥控发射器或接收器中;如果全部模拟控制键失效,则故障出在键矩阵电路、微处理器或接插件;如果仅某一功能键失效,则故障出在相应的接口电路中。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宜用用直流电压检测法。首先按下某模拟量的“+”或“-”键,检测被控制端的直流电压是否跟随升、降。如果跟随变化,说明故障出在主机板的被控制电路,则可按普通彩电该功能失控故障检修;如果电压不变化,则应断开被控制端再测,以避免被控制端短路造成的影响。其次检测微处理器相应输出脚的电压是否随按键变化。若电压跟随变化,说明故障出在接口电路;若无电压或电压不变化,则排除按键接触不良和遥控器故障外,应检查微处理器。
检查此故障时,首先要判断故障是出在主机板上的被控电路还是遥控板上的遥控电路。其方法有两种。一种将相应连接插头拨下,用短路线夹将被控制的端脚对地短路一下,看被控制对象有无变化。若有变化,说明主机板工作正常,故障出在遥控系统;若无变化,说明主机板有故障。二是利用机内12V电源外加一只电位器调整加到被控制端的电压,看被控制量是否可控,来判断故障是出在被控电路还是出在控制电压形成电路(即遥控电路)。
另外,利用屏幕上的字符显示,有助于判断故障范围。若屏幕上键控功能显示正常,说明微处理器工作基本正常,故障出在接口电路的可能性较大;若屏幕上无相应的显示,则应重点检查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13.屏幕显示功能失效或不正常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收看电视节目、图像、伴音均正常,手控或遥控各功能均能实现。只是屏幕上无相应的字符和模拟量大小(通常用绿色长条、方块或字符)显示。
字符显示功能不正常的情况有:字符左右晃动、显示位置偏移或颜色不正常等。
(2)故障分析
彩色电视机图像、伴音均正常,说明电视机基本功能正常;手控、遥控功能均能实现,说明遥控电路功能正常。在操作电视机时无功能字符和模拟量大小显示,说明故障出在字符产生、控制和显示电路。
遥控彩电的功能字符、彩色块条通常是由微处理器控制,字符、彩条发生器产生,在行、场消隐脉冲控制下,经输出电路混合,显示在屏幕上。有的微处理器内包含文字处理控制电路(文字振荡器、计数器、显示输出电路)。因此,微处理器或相应的电路出故障,就会造成显示功能失效或不正常的故障。常见的故障原因是字符振荡器停振或振荡频率不稳,行、场逆程脉冲未加上,输出混合电路元件损坏以及+5V电源不稳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宜用示波器在字符应显示期间进行检测,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测字符、彩条输出端有无脉冲串信号输出。若有信号输出,应检查输出混合电路;若无信号输出,需检查字符发生器或微处理器。
②检查有无行、场逆程脉冲加到微处理器。若无脉冲,应沿信号通路检查有关元件、插头和连线。
③检查字符振荡器有无振荡。若停振或振荡不稳,应仔细检查有关外部元件(可采用电阻测量法或替代法)。排除外部元件故障后仍不起振,应检查集成电路。
④用示波器直流输入档可检查+5V电源是否不稳,以找出字符晃动的原因,再进一步检查稳压电源,就可找到故障元件。
14.遥控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图像、彩色、伴音均正常;手控操作(用本机面板上的按键进行操作)各种功能都可以实现;但用遥控器不能进行操作。这时通常有三种情况:①全部按键功能失效;②局部按键失效;③遥控距离缩短。
(2)故障分析
手控彩电工作正常,遥控功能失效,说明微处理器及后面的遥控电路工作正常,故障出在遥控发射器或遥控接收器。若全部遥控功能失效或遥控距离缩短,则故障与遥控发射器、接收器均有关;若仅局部遥控功能失效,则故障大多发生在遥控发射器中;若仅某一个功能失效,多为该按键接触不良。
由于遥控发射器在使用中易受有害气体侵蚀和油、尘污染,甚至摔坏,因此遥控方面的故障,大多出在遥控发射器。
遥控发射器(有时简称遥控器)常见的故障原因是:电池电压下降或耗尽、电池夹锈蚀,晶体(陶瓷谐振器)失效或变质,按键接触不良或印制板线条断裂。有时发光二极管、专用微处理器也会损坏。至于摔坏的遥控器易出现连线断裂、发光二极管管脚脱焊以及晶体失效等故障。
遥控接收器的常见故障是:集成电路损坏,供电不良,插头或电位器接触不良,有时光敏二极管和其它外部元件也有损坏。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交替法判断故障范围。用该机的遥控器对同型号无故障彩电进行遥控,如果控制功能正常,说明遥控发射器没有损坏。也可以用AM收音机检查,如果控制功能失效,则证明故障同在遥控发射器。反之,用无故障的遥控发射器对故障机进行遥控,如果控制有效,说明遥控接收器无故障;如果控制功能失灵,则证明故障出在遥控接收器。
②检查遥控发射器时还宜用下列方法:a.靠近收音机,按遥控器任一键,听扬声器任一键,听扬声器中是否发出“嘟嘟”声,来判断遥控发射器振荡电路工作是否正常。b.用遥控发射器对准性能良好的红外接收管发射,通过测量该管的电阻来判断红外发射管以及整个遥控器工作是否正常。若红外接收管的电阻随按键而变,就证明整个遥控器是好的。c.用示波器检测遥控发射器的振荡波形、键控时序脉冲和调制脉冲,以及电源端管的电压,很快就能判断出故障部位。
③用示波器检测遥控接收器输出端有无解调脉冲输出,来判断遥控接收器工作是否正常。微处理器的遥控输入端在有无遥控信号输入时,其直流电压也有变化(有遥控信号输入时约下降0.5~1V),同样可作为检测故障的关键点。
④采用常规的直观、电压、电阻检查法,来发现断线、接触不良、虚焊等故障,以及点找故障元件。
三、伴音故障
1.无伴音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广播时,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像正常,从扬声器中却听不到伴音,重新仔细调谐并按压音量“+”键仍无效。
(2)故障分析
在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中,由于采用低电平线性的同步检波器,检波电路产生的2.07MHz的彩色副载波与伴音信号之间差拍干扰减小,因此可以一次检出图像、色度和伴音信号,由中放集成电路视频输出端送出这三种信号。故无伴音彩图正常的故障通常涉及整个伴音通道及其电源供给和附加、控制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无伴音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人体感应法来区分故障部位。当手握金属工具由后向前依次触击伴音通道的各关键点时,若触击到某一点扬声器中杂声消失,则故障就出在这个关键点之后的电路中。
②断开静噪电路来判断它与故障是否消失。若断开静噪电路后,伴音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出在静噪电路;否则,与静噪电路无关。
③用示波器沿信号流程检测波形,很容易发现信号中断在何处,能迅速地发现故障。
④用电压、电阻检测法来发现故障。直流电压检测可发现电源供给,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的故障。电阻检查法可发现故障。直流电压检测可发现电源供给,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的故障。电阻检查法可发现扬声器、电位器开路,连线断路或插头接触不良等故障元件。
⑤还可用万用表触击法、低频信号(场频脉冲、电源纹波或低频信号发生器)注入法来检查、判断故障部位。在整个伴音通道中,使伴音信号中断的点就是故障所在之处。
2.伴音音量变小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广播,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像正常,但伴音太轻。把音量调至最大,仍感音量不足。重新调节频道,也无济于是。细听伴音,此故障现象可分为:仅伴音音量变小和同时伴音失真两种情况。
(2)故障分析
在彩图正常情况下,则故障出在低频放大电路或耦合电路;如果同时伴有声音失真,则故障范围应包含整个伴音通道。
如果仅仅声音变小,则故障出在低频放大电路或耦合电路;如果同时伴有声音失真,则故障范围应包含整个伴音通道。
在两片式彩电中,低频功放通常用一块集成电路来完成,有的内含电子衰减式音量控制器。因此,当伴音功放集成电路性能不良,或相应的外部元件变质、损坏,就使伴音减小。
如果伴音中频信号受到衰减,鉴频器特性中心点偏移或不对称,或低放工作点偏移等,都会造成伴音轻且伴有失真的故障现象。
(3)检修方法
检修伴音轻的故障,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使用人体感应法或万用表触击法。此法对判断无伴音故障非常有效,但只要积累经验,事先知道、手摸或用万用表触击某关键点时应有多大的音量,也能判断音轻故障出在哪里。
②检测集成电路引脚或晶体管低放工作点电压来判断故障部位。通常直流电压偏差较大的地方,就是故障部位所在之处。
③用替代法来发现故障元件。用万用表进行常规检测可以发现一般的故障元件。对于特殊元件(诸如陶瓷滤波器、陶瓷鉴频器等),用替代法能准确、迅速地判断故障。
在检修中还可使用并联电容法。如并联电容后音量变大,说明原电容已失效或原电路已开路。
3.伴音失真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电视节目时,彩图正常,伴音失真,变得沙哑、低沉、发闷或过尖,并且音调也发生变化,好似“鼻塞”现象
(2)故障分析
彩图正常、伴音失真的故障通常出在伴音通道。造成伴音失真的原因是伴音中频电路有毛病(损坏或调整不良)或低频放大电路有故障。
当集成电路鉴频器的内、外电路有故障,就会使“S”形鉴频曲线中心点偏离6.5MHz或不对称,这样在信号幅度较小时,鉴频器输出的伴音信号就已产生失真。当低放电路晶体管不良、偏置元件变质、损坏,就会使放大器性能不良;当去加重电路元件变质,就使去加重时间常数偏离较多。上述诸原因都会引起此类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调节音量来区分故障范围。如果音量调小时伴音仍有失真,则故障通常出在鉴频电路。如果仅大信号时伴音失真,大多是末级功放级有故障,即故障出在伴音输出集成电路。
②用调整法检修小信号失真故障。对于音量调小后仍有失真的故障,则可一面听声音,一面调鉴频调谐回路,若调整有效,即为失调故障。当电视机经运输或受震之后,磁芯易松动;长期使用之后,磁芯特性会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失调故障。
③用电压检测法来寻找工作失常的集成电路和发现故障部位。
④用电阻法来发现损坏或变质的元件。陶瓷鉴频器或小电容等元件用替代法检查更有效。
⑤检修设有音调调节的彩电,应先调节音频,听音质能否改善。若调节时对音质毫无影响,则应音调电路;若调节无效,再检查其它部分。
4.伴音失控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屏幕上呈现的彩图良好,但伴音过响或过轻,且不受音量按键控制。
(2)故障分析
在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中,通常是采用电子音量控制电路来调节音量的,因此音量失控的故障既可能出在集成电路之外的音量控制电路,又可能是集成电路内部可控增益放大器故障造成的。在遥控彩电中,音量是由按键发出指令,经微处理器识别、处理、输出脉冲宽度可变的信号,通过接口电路形成连续可变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的。因此,按键、微处理器以及接口电路有故障,都会造成伴音失控。
了解故障机的音量控制方式和引起故障的外部原因,将有利于快速判断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首先用直观法检查音量控制插头有无脱落、断线和接触不良的故障。
②宜用直流电压检查法来判断故障部位。按下音量“+”或“-”键,检测被控制端和微处理器输出脚的直流电压是否跟随增、减,就可判断故障是出在被控IC内部、接口电路还是微处理器。
③观察屏幕显示的字符或水平绿长条,有助于判断故障部位。若音量显示正常,故障出在微处理器之后。
④然后用电阻法来发现故障元件,必要时用替代法检查。
5.伴音逐渐变化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刚开机时伴音正常,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伴音音量逐渐变化。其变化有两种趋势:①伴音音量逐渐变小直到无声;②伴音逐渐失真,甚至声音分辨不清。但彩图一直正常。关机冷却后,故障现象可重复出现。
(2)故障分析
从彩图一直正常,伴音逐渐变化来分析,故障通常出在伴音通道。
这种与工作时间长短有关的故障,大多是由于有关集成电路、晶体管的温度特性变差、电容器漏电或外部元件损坏引起集成电路过热之故。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IC内部和机内温度都将升高,使其特性发生变化,则工作点产生漂移,导致伴音音量逐渐减小或失真逐渐增大,从而形成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通过检测集成电路引脚和晶体管各极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故障。也可用电表监视关键点电压的变化来发现故障。
②待故障发生后,将电视机关掉,用手去摸被怀疑的元器件,发现过热者即为故障可疑件。
③用替代法来确认故障件。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容等元件,若用专用仪表或测试设备能确认其热稳定性。在仅用简单仪表检修的情况下,使用替代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对被怀疑的元器件还可以使用局部冷却法来证实。若用酒精棉球局部冷却后,故障现象好转,则被冷却的元件就是故障元件。
6.异常声响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彩色图像正常,但机内发出异常声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①伴音正常,在开、关机时扬声器中发出较响的“Po、Po”声。②伴音正常,关机后机内发出“咔嚓”或“劈啪”异常声响。③机内(非扬声器内)发出“劈啪”声,屏幕上出现点状干扰。④伴音中出现蜂音,在传送亮画面时更明显等。
(2)故障分析
彩电发出异常声响的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电路故障、机内打火及机箱振动等。
例如,开、关机时发出“Po、Po”声多是静噪电路故障造成的。因为在彩色电视机中,为了克服开、关电源或切换频道时,冲击电流使扬声器发出的“Po、Po”声,设置了伴音静噪电路。究其原因是元件损坏使静噪脉冲无法产生或静噪管失控之故。
至于机内发出“噼啪”声,大多为机内存在打火现象,因此屏幕上会相应出现噪波点。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细听伴音是否正常来判断故障范围。若伴音电路,多为辅助电路有故障或非伴音电路原因造成的。若伴音中出现杂音,故障大多出在伴音通道中。
②取消静噪法。若取消静器后伴音恢复正常,就说明静噪电路有故障;反之,取消静噪无效,则故障出在伴音通道。
③用直觉检查法来判断打火、放电、机振等故障。此时思路应开阔,眼、耳、鼻、手并用,定能迅速找到故障元件。
四、光栅故障
1.无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电开机后不见光栅出现,荧光屏仍然漆黑,将亮度调大也无效。根据伴音情况,又可分为有伴音与无伴音两种情况。查看保险丝,可能保险丝已被炼断或保险丝仍完好。
(2)故障分析
在彩电中,无光栅故障既可能是电源、扫描、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故障引起的,又可能是亮度通道不良、X射线保护电路本身有故障引起的。是否烧断保险丝,取决于是开路性故障还是短路性故障;是否有伴音,视整机电源供给情况而定。根据具体故障现象还可以细分:
无光栅、烧保险丝通常是由短路性故障造成的,主要出在电源部分,也可能是行、场扫描电路短路故障造成的。
无光栅、不烧保险丝通常是由电源或扫描部分开路故障造成的,也可能故障出在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无光栅、无伴音故障一般出在扫描或电源部分;无光栅、伴音正常故障主要出在亮度通道、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也可能出在扫描电路中。
(3)检修方法
由于无光栅故障现象复杂,这里只举出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具体故障检修请参见有关实例。
①检修无光栅故障可采用分割法进行检查。具体来说,就是将某一个可能造成故障的电路或元件断开,待检查或排除这一电路故障后,再检查另一个电路,直至故障被排除为止。例如,在检查无光栅、烧保险丝故障时,可先将消磁线圈的插头拨掉,检查消磁电路,再次将开关电源断开,检查整流部分,然后再将开关电源接上检查,最后还接上假负载检查,直至修复。
②检修无光栅故障应多使用直观检查法。因为大部分无光栅故障都是由于局部电路短路造成的,在外表上常会留下可见、可闻痕迹,所以用直观检查法(听声、看色、摸温)很容易判断故障。如果故障不明显而无法查出时,可以让电视机多工作一会儿,使故障彻底暴露,再行检查。
③无光栅故障也可用测电阻法检查。一般说来,无光栅故障是由元件短路或开路造成的,因此用仔细测量电阻的方法是很容易找到故障部位的。
④检查无光栅、伴音正常的故障采用电压检查法最好。因为这种故障大多出在亮度通道、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用检测显像管各级电压,亮度通道各级工作点电压,根据电压有无或电压变化大小,就能判断出故障部位。
2.光栅很亮而后消失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光栅迅速变得很亮而后突然消失;或在正常收视中,图像突然变得很亮后而消失。连光栅也无。至于有无伴音则视机型而定。
(2)故障分析
在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中,通常设有多种保护电路,诸如束流保护电路、X射线保护电路或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因此一旦出现过压、过流故障引起亮度过大后,保护电路就启动,将扫描集成电路内行预激励级短路,使行扫描后级停止工作,致使光栅(以致图像)突然消失。所以造成此故障的根本原因是高压过高或束流过大,而故障部位出在扫描电路或亮度通道(ABL电路)。
至于伴音是否同时消失,取决于公用通道的供电情况。如果公用通道电源是由行输出电路提供的,则伴音与无栅同时消失;如果公用通道电源是由开关电源直接供给,则伴音不受影响,光栅消失后仍然可听到伴音。
一般来说,保护电路的保护动作是在行扫描电路短暂工作后才出现的,因此其故障现象是:先出现光栅而后突然消失,并且在关机一段时间后再开机故障现象可重复,抓住这一故障特征,就能准确地判断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这类故障时,首先要区分故障是出在亮度通道还是出在扫描电路。这可通过测量如到基色矩阵电路亮度信号的直流电平变化大小来判断。如果直流电平下降>1.5V,说明是亮度通道故障引起的保护;如果亮度信号电平变化很小(小于1V),则说明是扫描电路故障引起的保护。扫描电路引起保护电路动作的故障,可通过测量X射线保护端电压来判断。若此端电压由0V升至1.5V,说明保护电路已启动。
其次,对于有多路保护的彩电,要区分故障出在哪一路可采用开路法。若断开某一路保护电路后故障现象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出在这一路;反之,断开后无效,说明故障与此保护电路无关。
然后要进一步区分是保护电路正常起控还是保护电路误动作。这时可暂时断开保护电路,通过测量引起保护电路起控的电压、电流来判断。如果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则属正常起控,故障出在有关电路中;如果电路中无过压、过流,则是保护电路自身故障造成的(但这时的故障现象是开机就无光栅或光栅一闪而消失)。
最后,通过分析,用万用表检测有关元件,或用良品元件作替代检查,就可以发现故障元件。
3.开机工作一会儿无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刚打开电视机时,光栅、图像、伴音均正常,过一会儿(时间短至数秒长至十几分数。甚至1~2小时)后,光栅消失,伴音可有可无(随时型及故障部位而异),有的有“吱吱”叫声,有的无声响;关机冷却后再开机,故障现象重复出现。
(2)故障分析
开机后能正常收看,说明彩电各部分都能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机内温度不断上升,无光栅故障随之出现,说明电源、光栅形成或保护电路存在热稳定性差的元器件。
如果热稳定性差的元器件出在负载及电源保护电路之中,则常伴有“吱吱”叫声,输出电压只有数伏;如果开关电源中存在热稳定性差的元件,则开关电源停振,无开关变压器的振荡声,输出电压为0。
伴音是否随之出现故障,视故障元器件所处的部位及供电情况而定。若故障元器件出在电源部分,则会伴随出现无声故障;若故障出在扫描电路而公用通道电源又是由开关电源直接供给的,则伴音不受影响。
(3)检修方法
在电视机中,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的元器件主要是:集成电路、晶体管、二极管等,因此检修这种故障时,应重点检查上述器件。
首先应区分故障部位。采和断开负载接上假负载检查电源有无故障,通过检测亮度信号的直流电平可以判断亮度通道有无故障,检测X射线保护端电压有无上升可判断保护电路有无动作。若保护电路没有起控,则故障纯属行扫描电路的热定性差的元器件造成的。这是可进一步采用取消保护法来加以区分。
其次宜采用直观检查法、替代检查法、局部加温和冷却法。当故障发生时,通过眼看、手摸可发现某此故障元件,经替换便可证实。当故障就在其中,故障出现后可用冷却可疑元器件来寻找故障元件,若故障现象能消除,则被冷却的元器件就是故障件。
检修实践表明:检修热稳定性差的元件,用摸温法是很有效的。当故障出现后,关机、拨下电源插头,然后用手去摸有关元器件,发现过热的元器件就是故障件。
4.屏幕上只有一条水平亮线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打开电视机,在没有接收电视信号时,荧光屏中央只有一条亮度一致的水平扫描线,调节场频、场幅均无效;在播送图像的频道上,出现随图像内容变化,水平线各部分的明暗程度和宽度不一,甚至为不连续的水平线。伴音通常是正常的。
(2)故障分析
电视机屏幕上光栅的形成是由于行、场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电子束既作水平扫描,又作垂直扫描的结果。当场扫描停止,只有行扫描时,屏幕上就剩下水平一条亮线。
场扫描是由场频锯齿波电流,流过场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偏转而形成的。因此,从场振荡到场输出电路之间任一部分发生故障,都会使场偏转线圈中锯齿波电流中断,以致造成屏幕上只有一条水平亮线的故障。
根据以上分析,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在于场振荡、场同步、场锯齿波形成、场频激励等功能的集成电路和泵电源场输出集成电路组成。有的彩电场输出电路仍由分立元件组成。因此,场扫描IC内外电路有毛病或泵电源输出级损坏都会造成水平一条亮线的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宜用波形检测法,用示波器依次检测几个关键点的波形,波形中断之处即主故障所在。
用信号注入法也能快速判断故障部位。若手摸场推动级输入端仍为一水平亮线,则故障出在后面;若亮线能稍展宽则到振荡级去找原因。
用电压检查法简便、有效。先检查电源电压,注意检查保险丝电阻是否熔断;再测场锯齿波输出端电压,以区分故障出在前级还是后级;还可检查场输出级中点电压,来进一步区分和发现故障。
5.光栅垂直幅度过小或过小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电视机的光栅在垂直方向不能充满屏幕或过大。接收电视节目时,全部画面压缩或伸长,人物变得矮胖
(2)故障分析
电视机屏幕上光樱的垂直幅度由流入场偏转的锯齿波电流幅度决定的。因此,当场锯齿波电流幅度不适时,就会使光栅产生垂直幅度过小或过大的故障。究其原因是:场幅调节不当,场扫描集成电路有关脚的外部元器件损坏,场输出电路和反馈补偿(校正)电路有毛病。
场锯齿波是由场振荡器产生场频脉冲,经场锯齿波形成电路而获得的。因为场的周期已由场振荡器决定了,所以场锯齿波形成电路时间常数的变化,就使场锯齿波幅度改变;另外,场反馈补偿(校正)电路的元件变质或损坏,也会使充、放电时间常数改变,从而造成光栅垂直幅度太小或太大的故障。
(3)故障方法
检修此故障,首先调整场幅电位器,看画面能否恢复正常。如能恢复正常,则属调整不良。
其次用示波器通过检测几个关键点的波形来判断。或场锯齿波、场激励信号(幅度)正常,则故障出在场推动(激励)或场输出级;若场锯齿波、场激励信号不正常,则故障出在反馈补偿电路。
然后再用万用表检测有关元件阻值,就可找到故障元件。
6.光栅垂直性不良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此故障现象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光栅上部拉长(稀疏)和下部压缩(稠密);二是光栅下部压缩。用这种故障机接收图像时,画面垂直方向产生形变。
(2)故障分析
当流经场偏转线圈的锯齿电流线性不佳时,就会造成光栅上、下部拉长或压缩的故障。
线性良好的场频锯齿波电流是由场振荡器产生振荡信号,经锯齿波形成电路形成,再经放大、补偿后形成的。因此,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是:场振荡、场锯齿波形成电路不良,线性补偿电路调整不当或元件变质,场输出管性能不良或工作点偏离以及泵电源或自举升压电源损坏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应调整场幅和场频电位器,察看能否将光栅修正。如果调整有效,则属调整不良;如果调整无效,接着调整场输出级工作点。其次用示波器检测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并与标准形进行比较,凡线性明显变差的点,就是故障所在之处。然后用万用表检测或替代法检查,就可发现故障元件。
7.光栅上出现回扫线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光栅上出现明亮的回扫线(一般是就场回扫线而言),通常有两种情况:全部光栅上都有回扫线和仅光栅上部有几条回扫线。用这种故障机接收电视节目时,图像上也可见到回扫线。在特殊情况下会在极亮的光栅上出现回扫线,图像亮度信号将丢失。
(2)故障分析
在电视机中,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无信号或画面浅淡时)都能实现消隐,需将行、场正消隐脉冲加到亮度通道的视频放大器,使该管在行、场回扫期间截止,进而使显像管截止,达到消除上的回扫线的目的。
因此,当消隐电路发生故障,行、场消隐脉冲不能加到视放级,或视放级工作失常,或显像管加速极电压调整不当,使其调制特性发生变化,全部光栅上都会出现明亮的回扫线。但由于行扫线不明显,故光栅上主要呈现场回扫线。
仅光栅上部有几根回扫线,主要出在场扫描电路,是场逆程时间过长(超过场消隐时间)之故,或者是加入的场消隐脉冲幅度过小造成的。
总之,故障部位是出在场扫描的泵电源电路或场消隐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查并调整显像管加速极电压,看故障是否因加速极电压过高引起的。
②调节亮度、对比度,以判断故障与亮度通道是否有关。如果光栅很亮且失控,则故障出在亮度通道,如果光栅亮度正常且可调,则故障出在场消隐电路。
③调节场同步旋钮,看画面上部的回扫线能否消失。如果回扫线能消失,说明是决定场频的元件变值,使场回扫时间过长了;如果调整无效,说明泵电源电路有故障,或加到视放的消隐脉冲幅度过小。
④测量泵电源电路工作点和跟踪检测场消隐脉冲幅度,就可区分故障部位。
用万用表检查被怀疑的元件,或用电容替代法试验,就可找到故障元件。
8.光栅上有色块、色斑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光栅着异色(一种或几种颜色),接收彩色节目时,相应部位的底色不正常;若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小,黑白图像上将出现固定的色块或色斑。
(2)故障分析
由彩电原理可知,造成屏幕上局部颜色不正常,通常是色纯静会聚调整不良或自动消磁电路有故障或受外界强磁场磁化之故。
目前彩色电视机均采用自会聚彩色显像管,配置精密鞍形环偏转线圈,并把静会聚磁铁、色纯磁铁调到最佳状态,固定在显像管上配套出厂。因此只要磁铁原封不动,无需进行色纯和静会聚调整,也很少发现由彩管及其偏转组件造成的色块和色斑的故障。
彩电自动消磁电路有了故障后,受内外磁场的作用,会使管外磁屏蔽罩、防爆环和管内各电极、定色板、框架等铁质零件磁化留下的剩磁不能及时消除,剩磁逐渐积累,使电子束产生额外的偏移,导致电子枪不能击中相应的荧光粉点,从而严重地影响显像管的色纯度和会聚,在光栅上形成色块、色斑的故障。常见的故障原因是:消磁电路中的热敏电阻开路或变质,挺头接触不良,温度接触不良,温度保险丝熔断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首先要细听开机或关机时荧光屏四周有无“吱吱”声。如听不到声响或声音异常,就说明自动消磁电路有了故障。
其次,可改变电视机的位置和方向,看色块、色斑有无变化。若更换电视机位置后色块、色斑消失,则说明是外磁场或地磁场的影响。
然后,用电阻法检查自动消磁电路。消磁电路使用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常温下为十几至几十欧姆,若测量电阻太大或太小,均属不正常。消磁线圈的电阻通常只有几欧姆至十几欧姆,通过测量其电阻,也可发现开路或短路故障。
如果自动消磁电路修复后,经多次开机仍不能消除色块、色斑,则应考虑采用人工消磁。
9.单基色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通电源开机后,在无节目时电视机屏幕上出现全红(全绿、全蓝)光栅,光栅的亮度可能很亮且亮度失控,或者光栅亮度适中且亮度控制正常。
(2)故障分析
彩色电视机是以传送红、绿、蓝三基色的方法来传送彩色图像的,因此在彩色接收机的基色矩阵中,需用三个独立的电路分别将三个色差信号与亮度信号经矩阵变换恢复三个基色信号,激励彩色显像管的三个阴极而重现彩色图像。当一路损坏使相应的显像管阴极电位降低,或两路损坏使相应的两个阴极电位升高,均会形成单基色光栅的故障。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出现全红光栅故障的原因是:①红基色管击穿或绿、蓝两基色管截止;②红色差信号输出直流电压升高或绿、蓝色差信号输出直流电压降低;③显像管红阴极与灯丝漏电或击穿等。同理,可推判出现全绿、全蓝光栅故障的原因。因此,这种故障必定出在色度通道输出电路、基色矩阵电路或彩色显像管。一般规律是本色(出故障的这种颜色)一路有故障,或其它两色的两种有故障。前者光栅很亮并伴随亮度失效,后者光栅亮度适中且亮度控制正常。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用万用表测量显像管三个阴极电压来判断故障部位。如果某一路的电压特别低,说明这一路有故障。
其次,拨下显像管管座再作测量,以区分故障部位。若拨下管座后电压正常了,则说明故障出在显像管内部,如果电压仍不正常,则故障出在基色矩阵电路。
然后,到相应基色的一路中,用万用表作电阻测量来寻找击穿(短路)或开路的故障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