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立泰电磁炉主板检修与维修
电磁炉主板检修 一、安全注意事项 二、辅助装置: 1) 限流装置; 2) 垫子; 三、故障分析: 1) +18V(开关电源)的检修: +18V直接由开关电源产生,其精度(+1V -0V) 由ZD1 控制,所以当+18V 电压出现过高或过低故障时,应检查ZD1,另外,如果R41 阻值变大,也会造成+18V 电压偏低的故障。开关电源电路中,当Q2 击穿损坏时,R1 会因过流而烧断,在Q2 损坏的同时,很可能会连带损坏R41、D11、Q9、ZD1,如果C21 或D4 开路,会造成产生在Q2集电极的峰值电压升高而将Q2 击穿,所以当出现Q2 击穿损坏的故障,除了要检查前述的零件,还要检查C21 和D4。 2) +5V 的检修: +18V 电压通过R3、Q11、U1、R51、R11、R12、C9 组成的稳压电路产生+5V,其中R11、R12 的分压点接入了U1 的参考端,也就是R11、R12、U1 控制差+5V 输出电压的精度,如果+5V 电压过高或过低,则检查R11、R12、U1。如果没有+5V 电压输出,则先检查有没有+18V,如有则检查R3、Q11、U1、R51、R11、R12。 3) 炸机 当电磁炉主回路出现短路性故障时,其瞬间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将电流保险丝烧断,烧断瞬间保险丝发出“啪”的一声,故俗称炸机。主回路中的零件C1、C2、DB1、ZNR1 如果为单独损坏,没有引起令其它主回零件一起损坏,其损坏的原因可认为是零件本身品质不良或外部电压异常而引起,换入新的零件后即可彻底排除故障。如果ZNR2 损坏,换入新的ZNR2 后,还要检查C1 有否开路,因为假设C1 开路,电磁炉工作时会令输入的电压波动很大,令浪涌保护频繁动作,使ZNR2 长时间处于高电压令其损坏,如果C1 没问题则测浪涌检测电路各点电压,确认正常后才算彻底排除故障。在主回路中,引起Q1(IGBT)损坏的原因是较复杂的,而且Q1 损坏时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而损坏其它零件,所以当Q1 损坏后换入新的Q1 后,必需对电路彻底检查,查出Q1 损坏的原因或确认电路正常才试机。 更换Q1 的步骤: 当Q1 损坏后,在装入新的Q1 前,先检查BD1、Q3、Q4 有否因Q1 损坏而连带损坏,然后在待机时测Q1 G 极位置的电压,应<0.4V,开启电磁炉,在显示E1 时再测该点电压,应有间歇的电压出现,确认无误后才装入新的Q1,在正试开机前,先用限流装置验证电磁炉还有否其它故障(祥看限流装置的使用方法)才开始试机。上述只是说明了更换Q1 的必要步骤,实际检修时还需根据Q1 损坏时的情况,相应查找损坏的原因,避免故障再次出现,下面就不同的损坏情况进行讨论。 电磁炉上电时损坏Q1:这种情况说明了在上电的瞬间有电压加在了Q1 的G 极令其导通而损坏。电路中+18V通过R60 给Q7 提供上偏置电流,使Q7 能够随着+18V 的建立而同步导通,通过D13 同步关闭激励电路的输出,如果电路正常是不会出现上电损坏Q1 的情况的,但如果激励电路或Q7、R60 有问题,或电路有接触不良(例如线路断裂) ,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故障,所以必需根椐上述分析相应检查电路。 电磁炉上电正常,按开机键即损坏Q1:这种情况说明了开关控制电路及激励电路正常,很可能是开机时振荡电路输出了过宽的脉冲或直流而不是输出试探信号,令 Q1 损坏。待机时测C13 的电压应为0V,如果有电压,应为D15 不良令+18V 通过D15 加到C13 上,使得振荡电路输出了过宽的脉冲或直流令Q1 损坏。另外,假如C10 漏电或R17 阻值变大或开路,会造成C10 的电压充不上去,使得振荡电路输出了过宽的脉冲或直流令Q1 损坏。如果U2B不良,会在比较器应该翻转时未能关闭振荡输出令Q1 损坏。如果C3 容量不足或开路,会造成VCE 过高击穿Q1, 所以C3 也应作检查。 电磁炉加热时移开锅具损坏Q1:当锅具移离正在加热的电磁炉时,VCE 会随着锅具的移离而升高,如果VCE抑制电路有问题,会令VCE 高于1200V 而击穿E1。先测+5V 电压是否偏高,如果该电压偏高,会令VCE 抑制动作滞后而击穿Q1。再测R6、R7 阻值有否变大,如果这两个电阻阻值变大,会令VCE 抑制点提高而击穿Q1。检查U2C和R50,因为U2C 不良或R50 阻值变大、开路都会造成电路不能对VCE 抑制而击穿Q1。 1 在电磁炉正常加热过程中突然损坏Q1:这种损坏情况其原因较多,虽然上述讨论的三种损坏情况其原因都有可能在电磁炉正常加热过程中突然出现而损坏Q1,但可能性较低,更主要的原因是电源出现浪涌电压损坏Q1,如果浪涌检测电路有问题,很可能在电源出现低于1200V 浪涌电压的情况下也会损坏Q1,所以在电磁炉正常加热过程中突然损坏Q1,检修时应仔细检查浪涌检测电路有否异常(主要检测浪涌电路的各点电压) 。 开关电源损坏同时Q1 也损坏: 这种情况是由于开关电源损坏的瞬间,开关电源输出了异常高的电压损坏Q1,应对开关电源修复后才装入新的Q1。 4) 显示E1
E1 是没有放入适当的锅具的代码,当确认己放入适当的锅具而仍显示E1,说明电路存在故障,而有可能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只要有步骤地分析检查,就能将故障排除。在原理简介中知道,电磁炉在进入加热前先进入小物检测程序,即先发出试探信号,同时检测输入电流,当检测到输入电流超过一定值时,MCU 才判定已放入适合加热的锅具,才进入正常加热程式,如果检测不到输入电流或电流过小,则不进入正常加热程式,并显示E1。所以,首先就要判断是电流检测电路故障还是产生试探信号的电路故障造成E1。我们可以通过听声法和利用限流装置判定故障产生在什么电路。a、听声法:当电路发出试探信号时,锅具会发出有规律的“嗒”声(空锅会较明显),如果听不到声音,证明线盘没有流过检锅电流,故障在产生试探信号的电路。b、用限流装置判定: 当电路发出试探信号时,限流装置的灯泡会有规律地间歇发光,如果灯泡不亮或很暗,故障在产生试探信号的电路,反之故障在电流检测电路。 A、 电流检测电路的检修: 检查CT1 次级有否开路、C11 有否漏电、D20 是否不良、R70 是否阻值变大或开路,如果一切正常,则更换CPU 试之。 电流检测电路有可能引起E1 故障的原因及对策:
B、 产生试探信号的电路:小物检测时,U3(MCU) 笫19 脚呈对地短路输出,令Q7 截止,解除对振荡输出的锁止,同时U3(MCU) 笫13 脚间歇输出PWM 脉冲信号,使得在C13 上间歇形成电压,令振荡电路 间歇输出开关脉冲,脉冲再经过激励电路放大加至Q1 的G 极,使得在线盘上形成检锅电流,所以从MCU 到线盘,其中1 环节有故障都会造成没有检锅电流或检锅电流变小而产生E1 故障,并且,由于同步电路也控制着振荡电路的输出,所以如果同步电路有故障也会产生E1 故障,另外,开关控制电路和浪涌检测电路、VCE 抑制电路也控制着振荡电路的输出和脉宽调控电路,如果这些电路有问题也会产生E1 故障。由于本故障的原因较复杂,下面将试探信号弱与没有试探信号分开讨论。试探信号弱: 上面介绍过用限流装置观察灯泡亮度的方法判定是否试探信号弱,但有些个案由于故障不太明显,很容易将电流检测电路检测不准确造成E1 误判为试探信号弱的问题,所以在怀疑试探信号弱前最好先检查一下电流检测电路,以免因错误判定而浪费工时。试探信号弱时应先测C2 的电压约310V(输入电压为220V时),如果该点电压过低,则检查C2,如该点电压正常,在电磁炉待机时测U2 笫4 脚电压,如果该点电压偏高,则检查D12 和R47,如该点电压正常,则检查C10 容量是否过低,如果正常,则检查D14、C13、R48、R21,如果都正常,则更换CPU 试之。 2 没有试探信号: 在显示E1 时测Q1 的G 极电压,如果有间歇的电压出现,则检查线盘接头、Q1,如该点没有间歇电压,再测U2 笫2 脚有否间歇电压,如有则检查Q3、Q4、R42,如没有则测C13 有否间歇电压,如有则应为振荡输出被锁死,而可锁死振荡输出的电路有同步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浪涌检测电路。先检查同步电路:在待机时测U2D 的正负输入端电压,应为第9 脚电压高于第8 脚电压,如果第8 脚电压偏高或偏低,则更换R6、R7 后再试之,如果第9 脚电压偏高或偏低,则更换R5 后再试之; 同步电路没问题再查开关控制电路: 在显示E1 时测U3 笫19 脚电压,应为0V,否则为U3 有故障,另外,还要检查Q7 是否不良,因为Q7 不良也有可能关闭了振荡的输出而造成E1。开关控制电路没问题再查浪涌检测电路: 测U2 笫1 脚是否约18V,如果是则可排除浪涌检测电路有故障的原因,如果U2 笫1 脚接近0V,则故障在浪涌检测电路,测U2A 的正负输入端电压,如果电压正常则U2A 损坏,如果电压不正常则检查对应的分压点电阻。如果同步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浪涌检测电路没问题,而测C13 有间歇电压,则故障在振荡电路,应检查D12、C10、R47、U2B。如果C13 没有间歇电压,应测U3 笫13 脚有否间歇电压,如没有则更换U3 试之,如有则间歇电压则检查脉宽调控电路的D14、C13、C34、R48、R21, 如果这此零件没问题,有可能是VCE 抑制电路的比较器呈对地短路输出将C13 的电压拉低,应检查U2C。 产生试探信号的电路有可能引起E1 故障的原因及对策:
|